杭州滨江区,第一个在江对岸建总部建筑的企业,规模堪比亚运会场,有过而无不及,当年的杭州NO.1, 小灵通谁还记得?接听免费,火遍全国,随着移动和联通大幅度降价,逐渐销声匿迹,总部迁移到了北京,业务也从小灵通转变为了移动交换机领域。
轶事:博的平面老师“菠菜”曾经在UT工作,后来成了我的老板。但“菠菜”老师也不是个经营性人才,在2010年,公司面临倒闭,才把这烂摊子扔给了我。那时,我算是技术入门,但广告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刚开始,还是给一个部门打打杂,可能是听话肯干,别的部门也来找我,后来几乎整个UT斯达都在招呼我干活,啥活都干只要和广告相干。就这样击鼓传花,导致我现在啥活都能说上一二,干起来就算不能100%,也能干个8-90%。这为我现在负责客户的全案策划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止是技术,通州能力,甚至心理素质。就拿当时美国CEO要回国考察总部,也让我负责欢迎海报和易拉宝等视觉主创就把我紧张个半死,现在想想,也就那样。总的来说,斯达康对我还算比较宽容,毕竟我弄不好,还有师傅偶尔兜底。
到了信雅达时期(那时候还没上市),就完全自力更生了,小师傅最多做做外联,或者是催催我这个半路出家的二把刀的设计总监。设计总监的名片足足用了10年没换,直至当了总经理,还一直用呢,但至此,师傅再也不给我兜底了,设计,甚至文案以及策划都扔给我,。我智能独自完成了信雅达报的策划设计和信雅达的期刊创刊的策划和设计,以及所有信雅达的子母往站和分公司网站的设计。说起来,敢接这网站设计的活还是在做UU大学的网站攒了点底气,题外,当时痴迷FLASH动画,成了当时中国第一批“闪客”,后因面向对象编程的系统学习基础薄弱,最总也没坚持。就算坚持也没用,FLASH也因为WEB4.0的诞生被淘汰。说起这个,我还骄傲的说,全杭州,就我公司一个圈FLASH 站点,虽然代码大部分靠抄日本和美国,抄美国的多一点,小日本当时技术是最顶尖的,抄都抄不会。代码太难了。人人都想要一个炫酷的全FLASH网站,但,全中国会的牛人都在闪客联盟,全中国充其量就一个QQ群,人才凋零啊,更不要说小小的杭州,不巧,我也在那个群里。
永安期货,总共也没去过两次,期货毕竟离我这平头百姓太遥远。但让我知道了大公司小活又杂又繁琐,也让我学会了什么叫阶段性价值,不会因为你服务了10年,继续带着你登巅,往往企业上市了,价值需求的变化,在你严重的价值在别人严重衡量标准不一样。是设计和策划能力?不是的,10年合作能没有考量吗?对公司及业务了解?也不是。总之,好用不是成为供应商的标准了。至于是什么没想明白,就继续找需要我的客户,看不懂的生意不做。
韵达股份,没上市之前叫运达风电,缘分从街道案子之前就开始了。由于同行之前做过他们的画册,所以就关注到了这家单位。但是我就在想,我来做,要吧他们弄成啥样,过了几年,这不就用上啦。几年PG电子文化有限公司的关注,陈了个心结,活生生吧个纯设计案做成个策划案,不仅调整了定位,同时做了定位的落实策划,妥妥的让其在当年展会里火了一把,订货量飙升,行业里的大佬们都来合影恭贺。
最后这家最猛,董事长是个狠人,不仅对自己狠,对别人也狠。在公司里威望极高,公司从上到下,简了他就各个老实的像个鹌鹑,说一不二。严格的保密制度和拼命二郎的作风使其在世界高端包装机械之林拥有一席之地。我也在这案子里结结实实吃个教训。从此再也不接“入驻”之类的服务案了,毕竟产品交付无法界定,尤其在这样保密度极高的单位。之后甚至连阿里巴巴的橄榄枝也推却了,因为要“入驻”。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把控不了就不干。
总之,别被“上市公司”的光环忽悠了,给上市公司服务,并不像童话里那么美好。要不是公司需求,我宁愿做个小设计师,而不是扛着责任做全案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