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广告格局不断演变的今天,一种依托家庭大屏的营销新势力正在快速崛起——联网电视广告(CTV Ads)。Statista预测,2025年全球联网电视用户将达到17.2亿,这一庞大的用户基数背后,是广告主触达高价值受众、实现增长突破的全新机遇。不同于传统电视广告的模糊效果,CTV广告正以“可衡量、可优化、高沉浸”的特质,重新定义大屏营销的价值。
联网电视(Connected TV,简称CTV)并非单一设备,而是涵盖所有能通过互联网播放流媒体内容的电视终端,包括智能电视、流媒体盒子(如Apple TV、Roku)、游戏主机(如PlayStation、Xbox)以及Netflix、Hulu等平台运行的设备。简单来说,只要电视能联网看流媒体,就属于CTV的范畴。
容易与之混淆的是OTT(Over The Top),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OTT是内容传输方式(通过互联网而非传统有线/卫星),而CTV是播放这些内容的设备。比如,用户在手机上看Netflix属于OTT内容消费,但在智能电视上看Netflix,既属于OTT传输,也属于CTV设备使用。这种区别决定了CTV广告的独特性——它只出现在电视大屏上,而OTT广告可能覆盖手机、电脑等多设备。
传统电视广告长期被视为“品牌认知工具”,难以衡量实际转化效果。但CTV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限,形成了覆盖“品牌认知-用户获取-老用户激活”的全漏斗营销链路。
在品牌认知层面,CTV的大屏特性带来了极强的沉浸感。用户平均每天在联网电视上花费1小时,舒适的观看环境让广告信息更易被接受。相比传统有线电视,CTV还能通过用户数据精准定向,让品牌信息只触达目标人群,避免无效曝光。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效果营销能力。AppsFlyer数据显示,2024年8月至2025年1月,由CTV广告带来的移动应用安装量几乎翻了一番。这意味着用户可能在电视上看到广告后,通过手机搜索下载App,形成“跨屏转化”。例如,一款健身应用的CTV广告播出后,观众可能在手机上完成安装,这种转化路径可被清晰追踪,甚至能计算用户终身价值(LTV)和人均收入(ARPU)。
对于老用户激活,CTV同样表现出色。通过再营销策略,广告主可以针对已安装App但活跃度低的用户,在其家庭电视上推送个性化内容,推动用户重新打开应用,提升生命周期价值。
“看不见效果”曾是大屏广告的最大痛点,而CTV通过技术创新给出了解决方案。其核心在于多维度的效果指标和灵活的归因模型。
在关键指标方面,除了PG电子官方网站传统的曝光量、完播率,CTV还能追踪转化率(如安装、注册、购买)、ROAS(广告支出回报率)、CPI(单次安装成本)等效果数据。这意味着广告主能像评估移动端广告一样,精准计算CTV的投入产出比。
归因技术的突破则让跨设备转化可追溯。概率归因通过分析IP地址等数据,估算观看CTV广告的用户后续在手机上完成安装的可能性;多触点归因则能还原用户完整旅程,比如用户先看了CTV广告,几天后在社交媒体点击广告,最终通过搜索下载,这种情况下,CTV的前期影响也会被计入功劳。
AppsFlyer的实践显示,通过这类技术,营销人员能清晰看到CTV广告对移动端转化的实际贡献,甚至能与其他渠道对比效果,让每一分投入都有据可依。
CTV广告的创意并非简单复用移动端素材,而是需要适配大屏特性和家庭观看场景。高分辨率是基础——1920x1080的高清画质才能在电视上呈现最佳效果,模糊的画面会直接削弱品牌形象。
双屏互动是提升转化的关键。数据显示,78%的观众在看电视时会同时使用手机,这为跨屏联动提供了可能。例如,广告中加入二维码,观众扫码即可领取优惠券或跳转到应用商店;或通过语音指令引导用户“说出应用名称,手机自动搜索下载”,让观看和行动无缝衔接。
内容设计上,前5秒需用视觉或声音钩子抓住注意力,结尾则要清晰传递行动指令(如“立即下载”),并突出应用图标,让用户快速识别产品。同时,定期更新创意(建议每两周一次)能避免用户疲劳,持续测试不同主题的素材(如3组不同创意),可不断优化效果。
以色列游戏公司Papaya的实践印证了CTV的增长潜力。在传统渠道触达瓶颈后,该公司通过Smadex试水CTV广告,先在部分美国州份测试,验证了CTV对安装量的显著提升;随后扩大至核心市场,将移动广告与CTV结合,形成多触点覆盖;最终实现预算3倍增长,旗下《Solitaire Cash》《Bingo Cash》等游戏的用户量和付费率大幅提升。
其核心逻辑在于:CTV的大屏环境增强了游戏的“正规感”,提升用户信任度;而精准定向和效果追踪则保证了投入效率,让“测试-优化-扩量”的循环得以持续。
从家庭娱乐的核心场景到可衡量的效果渠道,CTV广告正在改写数字营销的规则。它既保留了电视广告的品牌影响力,又具备数字广告的精准性和可优化性,成为连接品牌与用户的“超级触点”。
对于寻求增长的广告主而言,CTV不再是“可选项”,而是挖掘增量的“必选项”。无论是提升品牌认知、获取高价值用户,还是激活老用户,CTV都能在全漏斗中发挥独特价值,而随着技术的成熟,其效果还将持续释放。在这个大屏互联的时代,提前布局CTV的玩家,无疑将抢占增长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