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传媒有限公司 - 中国领先的数字营销服务商

物理断网、防火墙盒子…车主为拒深蓝汽车广告拼了

2025-08-15  

  

物理断网、防火墙盒子…车主为拒深蓝汽车广告拼了(图1)

  2025年5月27日,郑州深蓝车主李先生的一句吐槽,彻底引爆了智能汽车行业的“广告雷区”。

  深蓝汽车未经车主同意,在车机启动时强制推送5秒全屏广告,内容竟是“感恩回馈”的购车券,结果48万车主集体炸锅,舆情敏感度飙至82.27%,CEO邓承浩被迫连夜道歉。

  5月27日晚,深蓝汽车在其官微上对投放广告行为进行了道歉,“很抱歉给车主朋友们带来不便,未来我们将不断改进服务质量,保证车主的用车体验,不再通过车机通道给用户推送权益提醒。 ”

  随后,深蓝汽车CEO邓承浩转发该微博道歉,“我们内部已经进行了流程的优化确保未来用更好的方式,向大家告知深蓝汽车的福利信息。”

  同时,表示,“周末我走市场,接待了几个老车主,有一半都还不知道有一万元专属购车福利。所以我给团队提出了让更多客户知道这个权益的要求。是我的错误,抱歉,希望得到大家的谅解。”

  深蓝的广告设计,堪称“用户痛点精准打击”:全屏弹窗、强制观看5秒、需手动点击“跳过”或挂D挡才能关闭。

  郑州车主王女士的遭遇更具代表性——早高峰期间,广告直接遮挡导PG·电子航界面,导致她错过高速出口,多绕行15公里。

  北京红飒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黄启瑞一针见血:“这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十四条‘弹窗广告需一键关闭’的规定,若因广告遮挡视线引发事故,车企得赔医疗费、误工费。”

  深蓝官方声明称,推送广告是为了提醒首任车主查收S09专属购车券,“因为终端接待中发现很多车主不知晓该权益”。

  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明确规定: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

  深蓝却通过App隐私协议更新,把“接受广告推送”和“完整使用App功能”强制绑定。不同意?那就只能以游客模式访问部分内容。

  北京理道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久成直言:“这是利用技术优势限制用户选择,涉嫌违法。”

  CEO邓承浩在道歉微博中说:“周末走访市场发现一半车主不知福利,所以我要求团队让更多客户知道权益。”

  当深蓝在“流量陷阱”里越陷越深时,特斯拉的“无广告座舱”策略却成了行业标杆。马斯克曾公开表示:“车机是驾驶工具,不是广告屏。”

  特斯拉的系统中,没有弹窗广告,没有强制推送,所有服务信息都通过用户主动查询或订阅提供。

  这种“克制”,不仅赢得了用户信任,更让特斯拉在2025年Q1实现了22%的毛利率。

  当深蓝汽车因车机广告被骂上热搜时,无数车主才发现,自己花几十万买的不是车,而是一台“广告智能终端”。

  从2022年一汽-大众ID.6导航界面弹购车积分广告,到奔驰EQE、长城哈弗集体“沦陷”,车机广告早已不是个例。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相关投诉量同比激增210%,成了仅次于电池安全的“维权重灾区”。

  这场乱象的背后,是车企用技术编织的“灰色产业链”,把用户权益当成了“流量提款机”。

  中移物联河南分公司技术人员的揭秘,原来,车企对车机系统的控制权,早已到了“为所欲为”的地步。

  车辆通过内置的T-Box模块与云端实时连接,广告指令能通过OTA通道直接“空降”到车机终端,车主连拒绝的机会都没有。

  车企利用Android系统的底层权限漏洞,把广告进程和核心系统服务绑在一起,想卸载?没门。想禁止自启动?做不到。

  车载芯片工程师王先生苦笑:“杜绝广告的唯一办法是物理断网,但远程控车、OTA升级这些功能全得废。”

  极客群体更拼——有人自己加装“防火墙盒子”拦截广告指令,可一旦涉及改装,质保就没了。

  《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虽然要求弹窗广告“一键关闭”,但没提“驾驶场景”的特殊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强调“安全驾驶”,却没明确车机广告算不算“干扰因素”。车企正是钻了这些空子,才敢明目张胆地试探法律红线。

  深蓝汽车法务部的声明说,App隐私政策调整是“应有关部门要求强化用户隐私保护”,和广告推送“没关系”。

  可隐私协议里明明写着“接受产品推广活动”“车机端消息推送”,不同意就只能用游客模式访问部分功能。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一针见血:“车机广告的商业模式根本不成熟,车企急着靠广告赚钱,只能牺牲用户权益。”

  从大众到奔驰,从深蓝到哈弗,车机广告的“灰色产业链”正在野蛮生长。210%的投诉激增,48万车主的愤怒,都在敲响一个警钟:智能汽车的时代,技术可以创新,但商业伦理不能“脱轨”。

  车企必须明白,车机屏幕是驾驶工具,不是广告牌;用户权益是底线,不是可以随意践踏的“流量资源”。

  从充电时弹出的购物链接,到导航途中突然蹦出的促销弹窗,车机屏幕正从“驾驶助手”沦为“流量韭菜地”。

  用户安全,不是广告的“牺牲品”。特斯拉的“停车推送”原则,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行业脸上:人家车机广告只在车辆停稳后推送,还提供永久关闭选项。

  深蓝汽车倒好,直接在行驶中强制推送,结果社交媒体上“抵制深蓝”“转投竞品”的声浪,比广告点击量高十倍。

  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将突破60%,市场规模达万亿级,可如果每辆车都变成“移动广告屏”,用户敢用吗?

  欧盟GDPR要求车企购车时必须显著告知广告规则并获得书面授权,现行法规对“驾驶场景广告”的法律责任几乎空白,结果就是车企肆无忌惮。

  广告遮挡视线导致事故?大不了道个歉、赔点钱,下次还敢,可用户失去的是对品牌的信任。

  行业急需“刚性约束”:建立“车机广告黑名单”,对违规企业罚款、限售;明确“驾驶场景广告”致事故的,车企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蔚来NIO Life商城卖高品质周边,小鹏XPILOT软件服务订阅,这些模式证明:用户愿意为价值买单,但不愿意被当“流量韭菜”。

  用户信任是比广告收入更珍贵的资产,当车企学会用“服务增值”替代“流量收割”,才能在这片万亿蓝海中活下去。

  数据显示,蔚来用户复购率超50%,小鹏软件订阅收入占比逐年上升,而深蓝汽车的广告风波,本质上是行业“伦理觉醒”的催化剂,当车机屏幕从“驾驶工具”变成“广告载体”,企业面临的不仅是法律风险,更是商业伦理的PG·电子终极考验。

  深蓝汽车的道歉,不该是行业风波的终点,而该是智能汽车商业伦理重构的起点。

  据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当事人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住宅、交通工具等发送广告,也不得以电子信息方式向其发送广告。”

  第四十四条规定:“利用互联网从事广告活动,适用本法的各项规定。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

  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亦有规定:“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

  可见,法律并不禁止广告经营者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向消费者推送广告或者其他商业信息,但应当保证消费者的拒绝权(选择权)。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不同产品来说,用户对广告的接受度也是不一样的。像电视、手机之类的产品,可能最多就是影响到用户的体验感。

  但对于汽车而言,突然弹出的广告界面不仅严重影响使用体验,更可能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构成潜在的安全隐患,应该慎之又慎。

上一篇:Facebook代投slotpwa游戏出海持续火爆!巴西电子
上一篇: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七部门关于 举办2025年度公益广告创

猜你喜欢

  • Liftoff《2025 移动应用广告创意综合报告》发布互动

    Liftoff《2025 移动应用广告创意综合报告》发布互动

      日前,人工智能驱动的效果营销与广告变现平台Liftoff,联合端到端海外营销分析平台Singular、全球*广告营销平台广大大,共同正式发布了《2025移动应用广告创意综合报告》。该报告深入剖析当前消费类应用及游戏中,能够吸引用户并推动广告支出持续增长的热门创意趋势,重点阐述AI在创意制作、测试与优化方面起...
  • “一年能省几千万”!周鸿祎:准备干掉360整个市场部

    “一年能省几千万”!周鸿祎:准备干掉360整个市场部

  • 工信部拟制定移动电源强制性国家标准 从源头上降低事故风险

    工信部拟制定移动电源强制性国家标准 从源头上降低事故风险

         :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PG电子官方平台您的作品。   工信部公开征求对《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等4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报批稿)的意见 ...
  • 大厂的AI梦靠广告来养

    大厂的AI梦靠广告来养

         经历了3年狂热的AI技术军备竞赛,科技大厂的比拼正式进入了Next level。   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最新财报季里,多家大厂奉上与AI关联密切的成绩单。财报中,与AI相关的增长开始变得清晰起来。 ...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